首页
搜索 搜索

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丨昭通推进“六大战略”做好“产城人”文章

云南网     2023-08-03 08:51:38


(相关资料图)

云南网讯(记者蔡侯友)8月2日,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“开好局、强信心、促发展——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”系列新闻发布会昭通市专场发布会上获悉,昭通市对标全省“3815”战略发展目标,深入推进“六大战略”,扎实做好“产、城、人”三篇文章,推动现代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。

昭通坚持把185.07万脱贫人口增收作为头等大事,坚持“一月一排查、一月一调度”,做到学生一个不辍、救助一个不落、安居一户不漏、饮水一户不缺,全市“三类对象”风险消除率达到71.32%,确保防返贫底线守得更牢。

2021年以来,昭通市打好就业增收、产业促收、政策助收、兜底保收“组合拳”,让农民增收路子更宽。成功打造“云中乐谷”“坝上花海”等一批农旅融合先导工程,100个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加快推进。今年6月,全国促进脱贫人口增收现场会在昭通召开,彝良“云中苗寨”被国家乡村振兴局称为“巩固成果的典范、乡村振兴的示范”。

聚焦政策提效力、投资增动力、工业强内力、服务添活力,昭通市经济发展不断向上向好实现新突破。2022年,昭通市地区生产总值、金融机构存款、贷款余额超过1500亿元。今年上半年,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.4%、增速排名全省第四位,高质量发展保持良好势头。今年上半年,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%、增速排名全省第五位,其中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9.8%、占比42.5%,工业投资增长45.9%、占比27.1%,投资动能正由过去主要依靠房地产、大水电、综合交通投资拉动向主要依靠产业投资拉动转变。

昭通市围绕“3815”战略发展目标,深入推进“六大战略”,扎实做好“产、城、人”三篇文章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,坚定不移加快打造绿色能源、绿色硅铝、磷基及新能源电池材料、高原特色农业、现代服务业5个千亿元产业。在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,围绕把昭通中心城市建成省际区域中心城市目标,在昭鲁一体化建设中,聚焦昭鲁同城,做好融合文章。做“美”昭阳、镇雄、水富等县城,推进城乡融合发展,力争2023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3个百分点,到2025年达到50%。推动脱贫人口持续增收,提升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,缩小城乡收入差距,加快以航空、水运、铁路(高铁)、高速公路为主的综合交通体系建设,补上教育卫生短板,打造一流营商环境,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。

坚持产业为本、就业为先、示范引领、人才支撑,持续促进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增加收入,昭通市闯出一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新路子。坚持把绿色能源产业打造成为首位产业,把绿色硅铝产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,把磷基及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打造成为先导产业,把高原特色农业打造成为品牌产业,把文旅产业打造成为新兴产业。努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,将畅通“天堑大道”,联通“钢铁动脉”,打通“黄金水道”,架通“空中走廊”。统筹推进骨干电源、智慧工程、燃气管道等项目建设,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。坚持昭鲁同城、高原水城、避暑之城、魅力古城、特色县城等一体建设,打造镇雄副中心城市、水富“港园城”,打造特色小镇、美丽村庄,实现城乡融合发展。扛牢长江上游治理责任,突出抓好以赤水河为重点的流域生态治理,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。坚持“今天输出的是劳动力、将来回流的是生产力”,补齐教育、卫生短板,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。

X 关闭

海峡工业网版权所有

备案号:皖ICP备2022009963号-10邮箱:396 029 142 @qq.com